战地伤兵等死没人管?
1859年索尔弗利诺战役的惨状,让路过的瑞士商人亨利·杜南直接改了人生轨迹。

这人一不做二不休,三年后出书搞救援组织,硬生生砸出了全球红十字体系。
杜南那本《索尔弗利诺回忆录》不是普通日记。
他亲眼看见四万伤员被扔在烂泥地里自生自灭,连口水都喝不上。
普通人看完顶多叹口气,他转头就拉日内瓦大佬成立“五人委员会”,直接对标战场医疗真空。

搞白底红十字标志更绝——1864年普鲁士和丹麦干架时,带这袖标的医护兵第一次冲进火线捞人,炮火真就绕道走。
现在看红十字标志满天飞,当年可是刀尖舔血换来的。
1876年土耳其非要把红十字改成红新月,宗教敏感闹得差点散伙,折腾53年才让新月标合法化。
杜南自己更惨,搞慈善搞到破产流落街头,全靠瑞士山村接济过日子。
直到1901年首颁诺奖才想起他,这奖迟得让人心酸。
但最狠的是南丁格尔联动效应。
现代护理之母和红十字根本是共生关系:战地护士用命换经验值,红十字把实操变国际公约。
现在谁家救援队不标配急救包?


源头全是1864年那部《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》的日内瓦公约。
有人说这白底红旗早过时了?
看看叙利亚废墟里扛红十字旗的志愿队,再看看台风天蹚水的救援队。
160年前定的规矩,现在还在从战壕里往外拖人呢。